
2021年12月3日是第30个“国际残疾人日”,为更好地增进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尊重,让残疾人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汝城县残疾人联合会、县卫生健康局、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联合该县中医医院积极开展了以“爱心助残、携手同行”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系列活动,倡导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新风尚。
上午9时,志愿者以座谈会的形式首先向在场残疾人朋友及家属宣传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以及党和国家的有关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方针政策,阐释残疾人就业条例,普及残疾人在生活保障方面的优惠政策,为患友带去了政策宣传、健康教育与爱心关怀,让患友在这个冬天更温暖。
在场患友及家属受益匪浅,大家纷纷表示不仅了解了更多的政策、方针以及残障的相关知识、学习了正确的康复方法,同时提高了自信和直面残障的勇气。
该县残联分管领导表示,所有残疾人都需要社会的理解、关爱和接纳,此次系列活动旨在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残疾人工作,推广“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 同时也呼吁更多人走近残疾人群体,给予残疾人关爱和支持,帮助残疾人更好地回顾家庭、融入社会。
据悉,今年来,县残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全国助残日”、“春雨行动”等节点,积极开展系列“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活动,通过开展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为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为残障人士配备辅助器具,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等多样形式,切实用实际行动为残障人士办实事办好事。仅2021年上半年,县残联联合县民政局、县中医医院等单位开展视力、听力等类别的残疾等级鉴定免费下乡上门评残办证服务活动数十次,共办理2000多例。120余名县内0-10岁患自闭症、脑瘫等患儿到市县定点康复机构实行免费康复训练。
该县中医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会一如既往积极关注健康事业,投身社会公益,真正做到取之于社会,回馈于社会。
据悉,开展此次活动是该院发扬“关爱”、“传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贯彻落实“学史力行 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一直以来,汝城县中医医院始终把社会公益性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优势,采用现代康复技术与传统康复技术结合,残疾人康复工作获得了较好的疗效,得到了广大患友、家属的认可和赞誉。该院负责人表示,将继续通过为残疾人朋友提供残疾评定、健康教育、康复治疗、走访慰问等方式为孤、残朋友尽一份责任、献一份爱心,送一份温暖。
接着,志愿者开展了系列感统游戏活动,通过现场游戏、互动等形式与患儿及家属进行了互动,并为孩子们送上爱心小礼物。
“虽然他们刚过来看病的时候,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哭闹,对于治疗也不是很配合,有些还会打人、咬我们,但是看到他们一天天好起来,内心真的很幸福。”该院儿童康复中心志愿者动情地说。
“我们希望通过残障人士的互动,促进人们对残疾问题的理解和动员人们支持维护残疾人的尊严、权利和幸福。”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联欢活动不仅丰富了患儿的日常生活,提升了患儿在儿童康复中心康复治疗的幸福感,同时还充分发挥了志愿者在助残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弘扬了志愿者不忘为人民之初心的志愿服务精神。
“平时我都是一个人在家陪他,你们每次来和我聊天我都十分高兴,情绪也有所纾解,谢谢你们经常到家里来看‘习习’,并教会我如何跟他沟通,真的很暖心。”当天上午11时,志愿者还走访慰问了患儿“习习”。志愿者一进门就对一家人嘘寒问暖,并为其送去了大米、食用油等慰问物资,仔细询问“习习”近日的身体状况和日常的生活情况,耐心细致听取他们在就医方面的需求和困难,并向他们讲解了最新的政策。志愿者还嘱咐近期天气早晚温差大,注意添衣保暖。
现暂住颜家村的“习习”,今年才三岁,由于父母均是残障人士,一直由其奶奶照顾,由于身患“脑瘫”,生活自理不便,一直得到政府的救助,家人很是感激党和政府。
一直以来,汝城县中医医院始终秉承“持续增进残疾人群体民生福祉”的服务宗旨,积极与相关部门衔接争取政策,并投资近百万元添置相关设备设施,同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残障人士提供医疗帮扶,从而改善残障人士的生活质量。据悉,2021年10月18日,经层层申报审核,该院成功通过湖南省残疾人联合会、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评定,成为湖南省残疾评定汝城指定机构,方便辖区内残障人士“一站式”进行残疾等级评定以及康复治疗,减少了患者来回奔波、优化了医院康复医疗服务,目前该院可承担视力、言语、听力、肢体、智力等多方面的残疾评定,开展了10多项项康复治疗。据统计,截至目前,仅该院儿童康复中心便已经为46名患儿开展康复训练。
此外,当日9时,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解决残障朋友“急难愁盼”问题,县残联、县卫生健康局、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县中医医院志愿者团队来到该县文明瑶族乡开展便民评残定级活动。
活动中,评残医师志愿者通过问诊、看病历等方式,严格对照评定标准,公正、客观评残定级,对已康复的到期换证对象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明。志愿者现场发放口罩防疫物品和惠残政策宣传手册,帮助引导并解答相关惠残政策,同时,对患者家属提出相应的家庭护理及康复建议,引导家人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及心理疏导。此外,志愿者还对无法到现场评定的重度、低保及年纪大的残障朋友申请评残对象开展上门鉴定,打通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
“真是太好了!你们能够来现场,感谢医生、感谢残联,现在党和政府的政策真是越来越好了,辛苦你们了!”活动现场,90岁的罗某保老爷爷评定完后连连竖起大拇指,“零距离”“家门口”评残,切实解决了残障朋友因出行不便评残难的问题。
“这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评残和义诊,更是一次温情与爱心的传递,同时也让残疾人这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爱护和关心。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志愿者愿意齐心协力,继续用仁心仁术去关爱残疾人,为更多的残疾人朋友减轻身体残疾带来的苦痛,使他们生活充满希望与生机。”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志愿者表示。
“此次上门评定活动虽然辛苦、耗时,但能够减轻残疾人家庭的经济负担,使党的扶残助残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得到残疾人朋友及其家人的肯定,我们觉得付出很值得。参加这样有意义的活动,我们感到荣幸和骄傲,今后将积极配合残联把此项工作继续开展下去。”该县中医医院志愿者表示。
活动为45名残疾对象提供了就近就便评残服务,获得了残疾朋友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一直以来,汝城县新时代实践志愿服务者十分关心辖区残疾人的生活情况,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定期开展入户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从而针对性地提供帮助。今后,志愿服务队将继续深入开展残疾人帮扶各项工作以及开展康复入社区、康复入家庭等相关活动,切实为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广泛动员辖区志愿者参与残疾人帮扶志愿服务活动,在辖区内营造关心残疾人、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让每一位残疾人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参与社会的能力,在落实“三高四新”、“一极六区” ,推进“三区三地”幸福汝城建设的过程中,努力提升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编:何慧
来源:汝城县中医医院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勿忘!这些数字,是中国人心里无法愈合的伤疤
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关于越南,一图了解→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总书记上海行|记者手记: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
时习之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地方考察调研强调科技创新
下载APP
分享到